湯劑是最古老也是最常用的一種中藥劑型。 用中藥治病,無論是用單味入藥,還是用多味藥配成方劑應用,都需要進行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它藥液熬制成湯劑后,才能服用。因此湯劑的煎法是很有講究的,它對藥物的療效有很大的決定作用。明代醫(yī)家李時珍說:”凡服湯藥,雖品物專精,修治如法,而煎藥者鹵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則藥亦無功”;清代徐靈胎《醫(yī)學源流論》中所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奔鍦幍某绦螂m然簡單,但其中包含的學問不小。那么,怎樣煎藥才能有效地發(fā)揮藥物的作用呢?
一、對煎藥器皿的要求
最好用砂鍋或搪瓷鍋,以耐火的砂罐或陶罐為最理想,因其受熱均勻,性質(zhì)穩(wěn)定,煎汁濃,質(zhì)量高,搪瓷燒鍋也可選用。不宜使用鋁鍋或銅鍋。因為鋁、 鐵、 銅的金屬活性較強,很可能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這種化學反應,輕者使藥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發(fā)生沉淀,藥液 中有效含量降低,重則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產(chǎn)生毒性。
李時珍曾說過:“凡煎藥并忌銅鐵器,宜用銀器瓦罐”。現(xiàn)在一般通用的是有蓋的陶瓷砂鍋。
此外,煎具的容量宜稍大,以利煮沸時藥液不斷翻滾。鍋蓋應稍高一些 ,可使水分和揮發(fā)性成分產(chǎn)生“回流”。煎鍋要經(jīng)常保持清潔,每次煎完藥后最好立即去掉藥渣,以免影響下次煎藥效果。
二、注意加水量
三、煎前浸泡
為了提高煎出率,藥物在煎煮前宜加水后浸泡30-60分鐘。冬天若用20- 30度的溫水浸泡可縮短煎煮時間,但不能用開水浸,以免某些植物細胞中的蛋白質(zhì)突然受熱凝固、外層形成堅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質(zhì)形成膠體不利有效成分浸出。
四、掌握火候
沈括就指出:“藥有可以久煮, 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急火,有宜溫火者。此煮煉之節(jié)也?!?明代醫(yī)家李梃指出:“如補湯慢火煎熬, 汗下及治寒濕藥,緊火煎服?!泵鞔_周彥《醫(yī)宗粹 言》云:“凡煎湯藥,初欲微火令小....然利湯欲生, 少水而多取汁:補湯欲熟,多水而少 取汁。”明末著名醫(yī)僧胡慎柔云:“古人煎藥, 各有法度。表藥以氣勝,武火驟煎;補藥以味勝,文火慢煎。
五、煎藥次數(shù)
一般是2-3次。一般說,一劑藥煎3次,最少應2次。因為煎藥時,藥物有效成分首先會溶解在進入藥材組織的水液中,而后再打散到藥材外部的水液中。待藥材內(nèi)外溶液的濃度達到平衡時,因滲透壓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這時,只有將藥液濾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繼續(xù)溶出。一般認為以煎煮兩次為宜。以多次煎比一次長時間煎熬為佳。煎藥是藥物中成分溶出的過程,因為生藥浸入水溶液后,藥物本身吸收了一部分水,藥物中所含的生物鹼鹽類、甙類、有機酸及有機酸鹽類、糖類、鞣質(zhì)、蛋白質(zhì)、色素、酶類等多種成分幾乎都溶于水中,樹脂與脂肪油雖不溶于水,但與其它成分起,亦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了藥材內(nèi)外濃度差,有效成分從組織內(nèi)向外滲出,當藥材內(nèi)外濃度相等,即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溶出停止。因溶出是一個動態(tài)平衡,若生藥內(nèi)部有效成分與其中浸液的比值等于生藥外部有效成分與外部浸液的比值,此時藥物成分就不能全部溶出,必須濾去藥液再加新的溶媒水,使其重新建立濃度差,只有這樣才有利于藥材的成分繼續(xù)溶出。
實驗證明,湯劑煎煮兩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 ~ 90%,故需煎煮兩次或三次。這樣可以使藥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增強療效。通常把這兩次煎出的藥湯混在一起服用,總量大約300 ~ 500毫升。對于服中藥困難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分服,或者是濃縮給藥。一般一劑藥最少要煎2次,而質(zhì)地厚重或滋潤的補虛藥等可煎3次或更多;但是有些藥,像解表類的就不能濃縮給藥,應煎多少服多少。
六、煎藥時間
七.特殊煎法
八、服用方法
(一)服藥時間
中藥和西藥一樣,不同藥物的藥性是不同的,所以按時服藥也是合理用藥的重要方面,古代家對此甚為重視。一般來說,上午9點和下午3點左右,是機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間”,所以此時服用中藥效果最佳。但是,不同藥性的中藥,應講究不同的服藥時機?!稉P液本草》 說:“藥氣與食氣不欲相逢, 食氣消則服藥,藥氣消則進食,所謂食前食后蓋有義在其中也。”具體服藥時間應根據(jù)胃腸的狀況、病情需要及藥物特性來確定。
清晨空腹時,因胃及十二指腸內(nèi)均無食物,所服藥物可避免與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腸中充分發(fā)揮藥效。峻下逐水藥晨起空腹時服藥,不僅有利于藥物迅速入腸發(fā)揮作用,且可避免晚間頻頻起床影響睡眠。
飯前,胃中亦空虛。驅(qū)蟲藥、攻下藥及其它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物宜飯前服用。因飯前服用,有利于藥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數(shù)藥都宜飯前30-60分鐘服藥。
飯后,胃中存有較多食物,藥物與食物混和,可減輕其對胃腸的刺激,故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宜飯后服。消食藥亦宜飯后及時服用,以利充分發(fā)揮藥效:治療心肺病和其他般疾病的中藥,則應在飯后15 -30分鐘服用為佳,以避免藥物對腸胃產(chǎn)生刺激,減少副作用般藥物,無論飯前或飯后服,服藥與進食都應間隔1小時左右,以免影響藥物與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藥效的發(fā)揮。
此外,為了使藥物能充分發(fā)揮作用,有的藥還應在特定的時間服用:如安神藥用于治失眠,宜在睡前的30分鐘至1小時服藥,緩下劑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澀精止遺藥也應在睡前給藥,截瘧藥應在瘧疾發(fā)作前兩小時服藥,急性病則不拘時限。
(二)服藥多少
一般疾病服藥,多采用每日一劑,每劑分二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時左右服藥一次,晝夜不停,使藥力持續(xù),利于頓挫病勢。
應用發(fā)汗藥、瀉下藥時,如藥力較強,服藥應適可而止。一般以得汗、得下為度,不必盡劑,以免汗下太過,損傷正氣。
嘔吐病人服藥宜小量頻服。小量,藥物對胃的刺激小,不致藥入即吐,頻服,才能保證一定的服藥量。
(三)服藥冷熱
臨床用藥時,服藥的冷熱應具體分析,區(qū)別對待。一般湯藥多宜溫服。傳統(tǒng)的中醫(yī)理論認為, 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 “溫服”,即藥湯煎煮后立即濾出, 在常溫下晾至30度-40度時再喝;丸散一類的固體藥劑,除特別規(guī)定外,也應該以溫開水送服:屬于解表、發(fā)散風寒的中藥,才應該“熱服”,并且可以服后喝些熱稀飯、熱水,服藥后需溫覆取汗,以助藥力:而止吐、解毒、清熱的藥,則應該“冷服” ,以免引起刺激。一般遵循寒者熱之,熱者察之”的原則即可。
九、簡而言之
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幾點:
1、禁用銅、鐵、鋁等金屬容器,以免影響藥效。
2.加水量要適當,煎藥之前要浸泡,煎藥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
3、注意特殊中藥的煎煮方法,保證療效。
4、變質(zhì)或煎糊的中藥切勿再服,以免中毒。
5、注意服藥時間和方法。謹遵醫(yī)囑。